綠色施工助力地肥水清糧豐
* 來源 :中國石化報 * 發(fā)表時間 : 2025-3-14 7:49:00 * 瀏覽 : 333
戴 瑩 王 帥 邢 警
3月10日,江漢油田涪陵頁巖氣田春光明媚,翠色滿山。在焦頁4號鉆井平臺,員工鋪好防滲膜,并在轉盤下方安裝導流槽,避免泥漿飛濺。不遠處,重慶市涪陵區(qū)焦石鎮(zhèn)村民正在進行農田增肥工作,馬上就要播種玉米了。
涪陵頁巖氣田位于武陵群山之間,是江漢油田開發(fā)頁巖氣的主戰(zhàn)場,也是長江經(jīng)濟帶上游重要的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。江漢油田堅持資源開發(fā)與生態(tài)保護并重,采取減少耕地占用、高效治理固廢、悉心呵護水源等措施,全力開展綠色施工,助力地肥水清糧豐。
堅持井場集約化
減少耕地占用
“山區(qū)石多土少,當?shù)厝讼У厝缃?,連石頭縫隙間的土地都要用來種地。”3月8日,該油田產(chǎn)建管理中心地面管理室副主任羅軍說。
在鉆井平臺選址和管線開挖時,江漢油田要求施工隊盡可能避開耕地。
“在紅星區(qū)塊建設中,一段輸氣管道要穿越10多畝的耙耙柑林,為保護這片高價值經(jīng)濟作物農田,我們和施工單位多次實地踏勘、論證,最終選擇為耙耙柑林繞路鋪設管線?!绷_軍介紹。
開展平臺設計時,他們采用“叢式井”設計、“井工廠”施工模式,即在滿足地面、鉆井等施工條件并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已進行采氣的老井場資源,最大限度地進行井場組合,對老井場進行新鉆、擴邊、加密布井等。在不開新井場、不修新路的情況下,完成新的產(chǎn)能建設計劃,大幅減少土地征用面積。
在老井場新開發(fā)時,編制“地上+地下”一體化合作開發(fā)體系,探索實踐多站同管集輸流程,形成井集中、管同用、線同溝施工模式??茖W分析防火墻荷載,形成集清污水儲存和天然氣放噴燃燒功能為一體的合建池,單平臺最多布井21口,平均單井土地征用面積節(jié)約30%。
高效治理固體廢物
護好一方“凈土”
一直以來,江漢油田按照減量化、無害化、資源化原則,加大對鉆屑等固體廢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力度。
污染防治,控“源”先行。該油田自2022年起大力推行“瘦身井”鉆井技術,即科學縮小鉆具、井筒及套管尺寸,節(jié)約材料費用,減少鉆屑產(chǎn)生。“井筒‘瘦身’后,井眼變小、鉆屑變少,且鉆后固體廢物處理費用也顯著下降。”該油田產(chǎn)建管理中心鉆井管理室主任代永波說,“我們還推行鉆井現(xiàn)場使用負壓振動篩,相比使用前,每百米鉆尺可減少鉆井廢棄物30%至40%?!?/p>
在積極控“源”的基礎上,該油田優(yōu)選固廢回收和處理單位,采用集中收集、專業(yè)轉運、定點存放、資源化利用等方式,建立專業(yè)鉆屑回收利用站,全面實行鉆屑無害化處置,處理后的鉆屑含油率在3‰以下。目前,該油田固體廢物集中回收率、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%。
珍視水源
保護農田灌溉體系
涪陵頁巖氣田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,地表水系豐富,溪流多、暗河多、溶洞多,且四通八達,往往一條無名的小溪或地下溶洞會與當?shù)剞r田灌溉體系相連通。因此,他們格外重視施工對水源的保護。
井位部署時,研究人員對地下100米內暗河、溶洞的分布情況進行精確勘測,寧可多繞遠路,也要避開暗河、溶洞等地區(qū),避免破壞水源。在為焦頁81號西平臺井位選址時,技術人員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平臺離當?shù)匾患壦吹亍鬁纤畮旌拓S收水廠很近,果斷將這個平臺3口井挪至山體的另一側下方,直線距離平移540米,妥善保護了當?shù)厮础?/p>
開展管道穿越工作時,盡量不使用挖掘機、推土機等大型作業(yè)裝備,而是選擇人工精細挖掘,盡可能減少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。管線穿越河道時,采用整根管道穿越,設置穩(wěn)管樁,避免金屬接頭,為今后管線安全環(huán)保運行打下基礎。
鉆井時,他們在淺層地段100%采用清水鉆進,保護地表水系,全程利用表層套管、技術套管,對井筒和土地嚴格進行物理封隔,套管和土地之間采用高性能水泥固井,水泥均返至地面,確保不污染地下水源。